走到人生邊上內容簡介:
《走到人生邊上》是楊絳女士在96歲高齡之時著作,其首次坦陳自己對于命運、人生、生死、靈與肉、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。并以多篇精彩隨筆對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證。該書思路縝密,文筆優美,內蘊激情,是不可多得的佳作。 此書共分為兩部分,在書中楊絳女士關注了神和鬼的問題,人的靈魂、個性、本性,靈與肉的斗爭和統一,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。融會了文學、哲學、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,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。 后一部分則由注釋《寫在人生邊上》多篇散文構成。在《論語趣》一文中,楊絳女士提到,錢鐘書先生和她都認為,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顏回,最不喜歡的是不懂裝懂、大膽胡說的宰予。 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。“生、老、病、死”是人生的規律,誰也逃不過。《寫在人生邊上》是錢鐘書先生的第一個集子,由楊絳女士編定。本書則是這個集子的注釋,回答了神和鬼的問題,有關人的問題,靈與肉的斗爭和統一,修身之道,人生的價值等。 二零零五年一月六日,我由醫院出院,回三里河寓所。我是從醫院前門出來的。如果由后門太平間出來,我就是“回家”了。 躺在醫院病床上,我直在思索一個題目:《走到人生邊上》。一回家,我立即動筆為這篇文章開了一個頭。從此好像著了魔,給這個題目纏住了,想不通又甩不開…… ——摘自《走到人生邊上》自序
走到人生邊上作者簡介:
楊絳(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),本名楊季康, 江蘇無錫人,中國女作家、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,錢鍾書夫人。
楊絳通曉英語、法語、西班牙語,由她翻譯的《唐吉訶德》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,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;她早年創作的劇本《稱心如意》,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,2014年還在公演;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《我們仨》,風靡海內外,再版達一百多萬冊,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《走到人生邊上》,102歲出版250萬字的《楊絳文集》八卷。 2016年5月25日,楊絳逝世,享年105歲。
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。其沉定簡潔的語言,看起來平平淡淡,無陰無晴,然而平淡不是貧乏,陰晴隱于其中,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,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,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。有時明凈到有些冷,但由于滲入詼諧幽默,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,因而使靜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,安靜而不古板,活潑而不浮動,靜中有動,動還是靜。沉靜詼諧中有沉著老到、雍容優雅的氣派,鋒芒內斂后的不動聲色,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。 (節選自《人在邊緣──楊絳創作論》,《文學評論》1995年第5期)楊絳的文字韻致淡雅,獨具一
……更全作者介紹及作品合集閱讀見《楊絳作品集》
走到人生邊上內容預覽:
www.xengkm.live走到人生邊上
自序
2005年一月六日,我由醫院出院,回三里河寓所 。我是從醫院前門出來的 。如果由后門太平間出來,我就是回家了。
躺在醫院病床上。我一直在思索一個題目: 走到人生邊上。一回家,我立即動筆為這篇文章開了一個頭 。從此我好像著了魔。給這個題目纏住了,想不通又甩不開 。我尋尋覓覓找書看,從曾經讀過的中外文書籍――一例如 《四書 》《圣經》。到從未讀過的,手邊有的,或請人借的例如美國白壁德 ( irvin; Ba bbitt 18 65-1933 )的作品,法國布爾熱 (Paul Bour;et 1852 1935)的 《死亡的意義》。讀書可以幫我思索,可是我這里想通了,那里又堵死了 。
年紀不饒人 。我又老又病又忙 。我應該是最清閑的人,既不管家事,又沒人需我照顧 。可 ……